为切实加强企业综合实践项目课程建设,提升课程教学质量,5月27日下午,企业综合实践教育中心在综合楼1007会议室召开企业综合实践项目课程教材建设出版工作会议。副校长舒程、西南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社长伯古娟、教材立项课程负责人及企业综合实践教育中心全体成员参会,会议由企业综合实践教育中心周红梅主任主持。
会议伊始,副校长舒程强调企业综合实践项目课程在创新教学实践、培育应用型人才中占据关键地位,随着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现有讲义和PPT已难以满足日益多元化的教学需求,构建系统、专业的企业综合实践项目课程教材体系成为当前亟待突破的重要任务。他指出,企业综合实践项目课程作为新型教学模式,需要深度融合企业真实项目与实践场景,由于缺乏成熟范例可供参考,编写工作难度极大。但教材建设对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强化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意义深远。为此,学校将在政策扶持、资源配置等方面予以倾斜,全力支持教材建设工作。舒程副校长还明确表示,目前已完成初稿的13门课程,需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实现“成熟一门、出版一门”的目标。其他课程也应严格对照规划,细化时间节点,高质量推进教材编写工作,为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
随后,企业综合实践教育中心周红梅主任对教材立项工作进展作详细汇报。目前,课程教材立项已达67门,按照“分批推进、重点突破”原则分三批实施,首批立项教材编写工作稳步推进,第二批立项教材即将与出版社完成签约,进入实质开发阶段,第三批立项教材已启动,全面铺开建设。她强调,教材编写需紧扣“实用性”与“校企协同”两大核心,对接企业真实项目需求与岗位标准,融入前沿技术与行业规范,确保教材既能体现理论深度,又具备高度的实践指导价值。针对编写流程,她建议各课程负责人应优先完成教材框架搭建,明确知识模块与逻辑架构,在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并制定时间推进表,以阶段性目标驱动整体进度。此外,她还特别指出,编写团队需与出版社保持高频次、高质量沟通,充分发挥出版社在内容策划、出版规范、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专业优势,确保教材从内容质量到出版形式均达到高水平。
西南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社长伯古娟围绕教材出版工作提出专业指导意见。在出版规范方面,她肯定13门课程教材初稿框架的同时,强调需补充课件、习题及二维码视频等数字资源,突出数字化教材特色,避免纯文字呈现,同时建议教材字数控制在10万-15万字,多通过图表、案例增强实践性,还要严格把控视频版权。在资源管理与审核上,她要求数字资源本地化存储防外链失效,以二维码嵌入教材提升学习便捷性,同时需精准核对参考文献,严控差错率。她还特别指出,教材需深度融入课程思政,严守政治与内容规范。此外,出版社将提供设备支持助力数字资源制作,并提议建立专项沟通群,保障编写工作高效推进。
此次教材建设出版工作会议的召开,为企业综合实践项目课程教材建设明确了方向、细化了任务、提供了专业指导,对提升学校实践教学质量、深化产教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扎实推进教材建设工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图一:企业综合实践项目课程教材建设出版工作会议现场